当前位置:首页 > 科创板分析 > 正文

人形机器人半马结果出炉!原来你是这样的跑步健将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共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宁夏等地的 20 支机器人团队参赛。各位“选手”都有哪些精彩表现?一起去看看吧!

“不怕跑得慢 出发即圆满”

在这场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选手”表现优异

虽然“跑步”姿态不一

但都步伐稳健、眼神坚定!

△看姿态、看速度,一看就是“种子选手”。

△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说一句健步如飞不过分吧?

△个子最小,手举最高,跑步最有力!

△出发就不慎摔倒?没关系,站起来继续!

△左晃晃右晃晃,怎么不算一种步伐稳健呢?

△跑步穿搭搭配好,防晒用品不能少。

△你再仔细看看,看我“长得”像谁?

△“扶我,我还能跑。”

现场还有哪些精彩画面?

戳视频来看看

最快 2 小时 40 分 42 秒!前三名揭晓

那么本次赛事最终的冠军、亚军、季军,都是谁?答案揭晓!

冠军 —— 天工机器人

亚军 —— 小顽童机器人

季军 —— 旋风小子机器人

其实,各支战队为比赛做足了准备。身高、体重、配速,“选手”们的基本信息,给你盘一盘。

人机共跑 全程超 21 公里
赛道暗藏玄机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终点为通明湖信息城,全长超 21 公里。机器人将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的标志性点位。

据介绍,本次比赛马拉松没有再单独为人形机器人专门铺路、修路。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 ≤9°。赛道虽整体平顺,但对机器人而言,每一处起伏都是对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的考验。

线路共设有 6 个左转道、8 个右转道,转弯角度 ≥90°,这要求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前还设置了 1.5 公里的直道,经过漫长赛程后,这段直道成为机器人全力冲刺的舞台。

“选手”是自主跑还是遥控跑?
机器人半马详解

机器人半马都有哪些规则?比赛途中,机器人没电了怎么办?继续往下看⬇

间隔 1 分钟 机器人依次起跑

此次比赛既允许机器人自主奔跑,也允许跟随奔跑,还允许遥控操作。

在起跑站位时,参赛机器人将按“ Z ”形排成 2 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 3 米。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 1 分钟,原则不超过 2 分钟。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 1 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

沿途若干补给站 可更换电池、机器人

赛事赛道左侧道路设置为保障道路,含领跑员在内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 3 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赛道内还将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比赛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过程中将由裁判长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全程跟随参赛队伍。

如果赛队需要更换机器人或电池,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操作。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奔跑、超越、突破极限

本次人形机器人半马中

各位机器人选手展示的不只有

姿态和耐力

还有其背后的

技术实力与无限可能

机器人,你真的太酷啦!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文雅
策划丨梁震
编辑丨程程 单宏鑫
记者丨何畅 张河运 魏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