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创板分析 > 正文

重庆银行:综合实力争先进位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

  近日,披露2024年度报告。作为西部和长江经济带首家“A+H”上市城商行,在过去的一年中,重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重庆市“智融惠畅”工程总体要求,聚焦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始终走好“三稳”“三进”“三优化”“三强化”“三提升”主线,主动融入重庆高质量发展大局,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成绩单。

重庆银行:综合实力争先进位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

  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资产规模迈上8,500亿元台阶,净利润超55亿元,同比增长 5.59% ;A+H股市值增幅超40%,市场份额、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尤其是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较上年提升8位至第209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创造了重庆本地银行和直辖市城商行排名提升的两个第一,充分显示重庆银行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成功探索。通过对标世界一流银行,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拓展国际业务合作,逐渐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展示中国金融实力的重要窗口。

  当好服务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助推器”

  巴山渝水间,开放潮涌急。地处祖国西南腹地的重庆,眼下正以头雁之姿引领开放潮流。重庆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金融为民服务本源,加快推动内外联动发展,当好国家重大战略的“助推器”。

  高水平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该行以“智融惠畅”工程为抓手,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两增”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08.22亿元,涉农贷款较上年末增长59.75亿元,以更有力、更有为、更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持续贡献力量。

  助力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该行织密服务网络,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扩大柜面服务覆盖面,2024年已在川渝地区筹建和开业新网点十余家,进一步充实物理服务空间;深入服务“一号工程”,支持成渝中线高铁、轨道交通15号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超250个,项目数量较去年翻倍增长;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2024年双城“树标对标”活动中,8项做法被作为标杆举措向全市进行推广。

  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通世界。该行聚焦“通道+经贸+产业”融合发展主线,落地全国首笔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信用证业务;上线“信保e融”等新产品,积极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年金融服务业务量超1200亿元;加强合作渠道建设,大力投资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外币债券,发放本外币贸易融资超200亿元;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代理行,全球代理行网络达到260家。

  勇担责任锚定服务实体“主轴线”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重庆银行坚守创业初心、不忘立行之本,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资源投入,,种好服务实体经济“责任田”。2024年,该行科技型企业、绿色、普惠增速分别达到32%、40%、22%。

  多点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该行出台《关于加快服务制造业的实施方案》,助力培育壮大“33618”现代制造产业集群体系;推广“智融技改贷”“设备更新贷 ”等特色产品,综合打造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超市”,满足企业一揽子、一站式金融需求;在内部定价、行业投向等多方面给予政策资源倾斜,提升制造业企业客群营销质效。

  整合资源,扶持科创企业成长。该行服务重庆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创新研发“普惠科企贷”,打造“科企快贷”模式,升级“专精特新信用贷”,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普惠科技型企业金融产品体系;针对科技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开辟线上用款还款的“科企快贷”模式,实现企业信息自动采集、财务数据智能分析与尽调报告一键生成,可以改为提升信贷服务或质效。

  优化产品,“贷”动小微加快跑。该行成功落地重庆市首笔“渝个贷”和“名特优新”个体信用贷,对个体工商户在授信、利率、审批效率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推出“融易续”线上续贷功能,有效解决个人经营性线下贷款到期后的融资需求。

  聚焦乡村,产业先行金融为民。该行为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数字化信用贷款产品“新农贷”“惠农贷”,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精准性;与市农担公司紧密合作,主动为重点涉农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提升产业服务效能,推动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

  强化服务,助企扬帆“走出去”。该行直联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依托重庆金融监管局“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不断丰富信贷产品,畅通服务渠道;创新研发“商贸贷”(信保e融),迭代升级“渝贸贷”,助力外贸企业经营发展。

  扎根巴渝奋力书写时代“必答卷”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对于重庆银行来说,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乡村振兴是时代“必答题”,重庆银行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业务特色与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科技金融方面,深入实施信息科技“十四五”战略规划,围绕全行“456”数字化转型战略蓝图,实施65个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投产“科企快贷”、数智营业厅等数字产品、应用共65个,覆盖39个业务及管理领域;连续5年入选人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试点。

  绿色金融方面,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发挥绿色金融工作专班机制优势,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研发中西部首个ESG评级系统,投放全市首笔“工业绿效贷”。截至2024年末,绿色金融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0%;连续2年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为重庆市唯一入选的上市公司。

  普惠金融方面,通过建立专班机制,实施内部激励和尽职免责,打造“普惠科企贷”“设备更新贷”“新农贷”“惠农贷”等多种特色专属产品,全面提升在科创、制造业、乡村振兴、民营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质效。2024年度,普惠贷款余额突破600亿元,达到6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

  养老金融方面,结合“红金渝”金融党建“三网融合”专项行动,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深耕银发金融场景建设,持续完善养老金融多元化生态服务体系,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基础更实、底色更足。

  数字金融方面,深刻学习领会建设“数字重庆”政策导向,着力落实人行等七部门发布的《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依托“鏸渝金服小程序”,系统升级“小程序+微银行+公众号”线上渠道矩阵,开展“推荐有礼”“潜客挖掘”等专题营销,实现以数据驱动和数据洞察特点的精准营销。

  与此同时,重庆银行立足国家所需、金融所能、民生所盼,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乡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和普惠性,书写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

  优化授信政策,将粮食安全与稳定供应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充分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稳定供给;加大对农村交通、医疗、教育、物流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助力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依托“渝乐惠”商城,打造专门的消费帮扶专区,推动乡村农产品流通线上化;自主研发“巴狮展业”,把地理上的“山水相隔”转变为金融业务的“山水相通”。截至2024年末,重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47.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75亿元,增速15.40%。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

  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银行将始终保持奋斗之志、奋发之力、奋进之势,争做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改革创新的先行者、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