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安徽省委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保持全省政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安徽力量。
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创造性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是总书记三次亲临安徽考察,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增强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自觉。我们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建立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和“双随机”学习交流机制,通过举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报告会、专题研讨班等形式,推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原则要求、价值取向等,不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和丰硕成果。
强化忧患意识,进一步砥砺抓好国家安全工作的责任担当。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家安全面临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各类风险瞬变性、混合性、放大性特征更加突出。我们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从政治上抓,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实施意见,完善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专项机制,实行日监测、周报告、月研判,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坚决打好维护国家安全总体战。
坚持实践导向,切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们把发展和安全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突出实战实用,持续完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海外利益、生物、数据等各领域安全举措,做到现代化建设推进到哪里、国家安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抓紧抓实重点任务,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我们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主动塑造全面建设美好安徽的安全环境。
全力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是不可动摇的底线。我们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反渗透、反颠覆、反恐怖、反分裂斗争,严密防范敌对势力策动“街头政治”,按照全时段、全地域、全人群都管好的要求,制定系列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坚决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始阶段。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开展“江淮净网”等专项行动,严防各类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
全力维护科技安全。当前,美方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围堵和极限打压愈演愈烈,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我们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平台能级,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成效明显,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聚焦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人造太阳”“祖冲之三号”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九韶内核软件、超导回旋加速器等39项技术和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80%以上的省科技攻坚项目由企业牵头,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社会比重均超过80%。强化高科技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加强重点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安全保护,“一人一策”防范重点人才安全风险。
全力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30条”等政策措施,常态化分析经济形势,全省经济总量2024年增速逐季攀升、持续向好,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聚焦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省近70%的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工业大省第一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6%,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一行一策”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稳妥有序做好化债工作,超额完成年度隐性债务化解、平台公司压降任务,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加快建设江淮粮仓,深入实施“四良两优”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过800亿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我们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实施好30项民生实事,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方式,抓好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实现“双下降”。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域水患治理工程、城乡安居工程,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6.3%。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深入开展治理欠薪行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低保、孤儿保障、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4类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努力将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
全力维护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绿美江淮行动,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5.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2%,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3.8%。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长江岸线等生态敏感区域监测监督,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以及皖西、皖南生态屏障建设,升级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瞄准“双碳”目标,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272万千瓦,总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全力保障生物资源安全。
干字当头创先争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加强系统集成、机制创新。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不断夯实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基础。
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细化省委、省委国安委、省级层面协调机制和各级党委(党组)的职责任务,完善请示报告、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认真贯彻《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将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和重点督查任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定期分析研究、统筹谋划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做到在方向上把关、政策上支持、投入上保障。
持续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的重点立法项目,强化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和重要专项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构建党委统筹抓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上下协调联动的大安全格局。加强党委国家安全机构队伍建设,实现省市县党委国家安全机构全覆盖、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按照“四个绝对”标准,着力打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国安干部队伍。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认真贯彻《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和指导手册,动态完善风险和能力“两个清单”,加快科技大脑、金融大脑等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等特色指标体系,建成监测预警共性服务平台,加快建成全域感知、灵敏高效、科学精准、立体联动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全面开设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推动国家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丰富拓展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办好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展览,全省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主题公园建设,扎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网络,营造国家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努力以安徽之“稳”为全国之“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共安徽省委书记)
上一篇:陈雨墨新浪博客股票财经分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