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分析 > 正文

关税政策扰乱海运市场:赴美集装箱预订量一周下降67%,全体货主、货代陷入观望

界面新闻记者 | 白帆

界面新闻编辑 | 李慎

近期美国关税政策使海运行业受到极大干扰,原本计划出货的货主们被迫按下暂停键,整个海运产业链和背后无数人的生计陷入困境。

4月10日,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继续维持在125%,无论是货代还是货主,都陷入观望状态。但也有反应迅速的海运公司,已经决定暂停原定于下个月开通的赴美跨太平洋货运航线。

这使得亚洲与全球供应链发生了一连串剧烈反应,尤其是亚洲到美国的航线,是此次关税政策影响最剧烈的市场。

一家全球性货运代理与物流服务公司的内部人员告诉界面新闻,他们公司的美国业务客户纷纷停止报价,本来预定舱位的也叫停了。此外,还有专做美线市场的货代称,自己主动放弃了一些订单,“刚谈好的费用,(关税)马上又变了。”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产品厂商负责人和他的美国客户们,也因当前的关税问题业务停摆。

他告诉界面新闻,他的美国客户个个都要求产品降价,以应对采购商们要支付的关税成本,但关税达到125%之后,大家索性放弃了挣扎。“谈价格没有任何意义,哪怕是价格打了对折都没有意义了。”他表示,这样的关税太离谱了。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回复界面新闻称,“不确定性”是目前最大的挑战;许多客户在观望,一边保持货物流动,一边努力寻找不同情境下的解决方案,降低影响;比如将货物转运到其他市场,在保税仓存储货物等等。

据《财新》报道,前几天,大量货船抢着装货以期在关税落地前赶到美国,而未能赶上这波时间窗口期的集装箱,则滞留在港口码头的堆场上,很多货主开始办理退关手续。

在海运运输的整个链条里,发货方和货代基本上处在观望状态,海运市场的货量急速下滑,运价或继续下探。

分析公司Vizion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运往美国的集装箱订单总量从51.6万TEU(标准箱)大幅下降至16.9万个TEU,一周内下降了67%。 其中从亚洲到美国的预订数据显示,货运量已经从14.8万TEU下降了63%至5.4万TEU。

有货代向媒体透露,受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当前中国输往美国的货物中,有三成五至四成已暂停出货;越南方面,暂停出货的比例也超过了三成;跨境电商出货量则面临腰斩。 

宁波航运交易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3月29日-4月4日)受关税调整影响,市场货量平淡、舱位充足,运价小幅下跌。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1232.7点,较上周下跌0.5%;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489.4点,较上周下跌2.3%。

面对当前市场对关税政策普遍焦虑的情况,由亚洲三家航运巨头海洋网联航运 (ONE)、韩新海运(HMM)和阳明海运组成的集装箱联盟 Premier Alliance决定暂停原定于下个月开通的通往美国的跨太平洋货运航线。 

一些航运公司向界面新闻表示,美国不断变化的高额关税政策,让整个行业陷入混乱,他们目前正忙于给客户更新关税政策,同时也在向客户搜集信息。

其实在关税政策前,亚洲-美国和亚洲-欧洲航线的货运量一直持续低迷。国际货运公司罗宾升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春节后货量恢复缓慢,3月历来是海运市场的传统淡季,同时货主因之前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暂缓出货,还有买家仍在消化此前数月提前囤积的库存。 

进入4月,船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削减运力,以支撑运价维持高位,为5月份到来的长约协议签署埋下伏笔,尤其是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TPEB)上。然而,由于暂停出货和高额关税的干扰,运价上涨的动力不足。

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前段时间提出了一项针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海运运营商的船舶征收百万美元级别的“停靠费”的政策。对于中国制造船舶比例高的船公司,货主有降低签约货量现象,同样使得航运公司货运量不足,会直接影响运价。 

罗宾升在报告中表示,若该政策最终落地,将影响美国进口贸易、全球航运市场及产业链各利益相关方。部分完全依赖中国造船舶的中小型航运公司恐难以完全转嫁成本,可能被迫大幅调整现有业务模式。

如今,在美国市场,很多商品已经应声涨价,超市抢购鸡蛋、卫生纸的新闻登上热搜,当地居民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中国的厂商正在积极想办法,如何把货运出去。界面新闻记者在一个聚集着货代、跨境电商商家等从业者的微信群里发现,转口贸易被多次提及。

有厂家认为,无法直接将中国商品运往美国市场,可以考虑通过第三国运输。但也有厂家认为,这种方式的成本高、风险大,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有一些人开始考虑,是否要转变销售目的地,比如转移到中东市场、南美市场、欧洲市场,以及中国国内。

美关税政策影响了整个产业链和背后无数人的生计。一位在重庆做服装生意的跨境电商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太不靠谱!”

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将会极大影响航运公司的布局,亚洲-美国航线的货运量或将持续下探。

行业自媒体“信德海事”援引货代公司Flexport的观点称,不少中小型美国进口商将难以承受成本冲击,甚至可能出现弃货现象。还有行业人士警告称,两三周后预计会有相当多的货物被弃置在港口,以避免高额的关税,许多中小企业恐将因此破产。

实际上,汽车行业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变化。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北美的底特律入境口岸,已经有大量在加拿大生产、通过铁路运输进入美国的汽车滞留在此。

上周,美国已经开始针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为了避免被征收关税,汽车只能滞留在美国港口暂停装运,但暂缓物流只是短期举措,后面怎么办?车企们还在商讨进一步的应对之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