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知名艺术家夏阳近年一直定居上海,继今年初捐赠130件艺术作品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后,昨天再次捐出89件作品给南京金陵美术馆。
4月10日,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主办的“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夏阳艺术展在金陵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夏阳的捐赠作品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珍贵图片资料,全面呈现了这位艺术老人的创作历程与精神世界。
93岁的艺术家夏阳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展览开幕式现场
“93岁妙龄老顽童夏阳先生个子不高,眼睛不大,眼珠贼亮,脸红润,棱角分明的肌肉纵横着几道刀刻般的皱褶,连毛胡子炸开着,无序而随意地挂在脸四周,银白色。”这是艺术家、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印象里的夏阳。
夏阳1932年生于湖南湘乡,两岁时随家人迁居南京,在古城南京的中国文化及审美的浸润下自然地走上绘画道路。1949年,他前往中国台湾,跟随“决澜社”前成员李仲生学习绘画。31岁时,夏阳动身赴巴黎和纽约生活。2002年开始定居上海。
他在作品中加入了中国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中国因子”使他的作品显得宁静而和谐,传统与当代、形式与材料、观念与技巧在作品中完美交融。
《女同学》 夏阳 113x151cm 油彩 2022年 金陵美术馆藏
夏阳年少时在南京生活、学习十余年。儿时居住在南京老城南的记忆始终萦绕夏阳心头,他也因此用艺术馈赠故乡南京。夏阳无偿捐赠了89件作品给金陵美术馆,包括其最具代表性、充满“毛毛人”意向的金属片雕、丙烯绘画、书法、纸本彩墨、拼贴、版画,以及同被誉为“八大响马”中霍刚、萧勤的作品。
夏阳作品
展览现场
《四个水果》 61×38.5cm 纸本水墨水彩 1990年 金陵美术馆藏
与赴洋留学、观光的许多艺术家不同,夏阳是少有的真正参与美国照相写实主义运动中的华人艺术家。他一生行走在东西之间,将东方哲思、乡土文化、民间艺术与照相写实主义相统一,创造出属于个人的杰出艺术,是真正的艺术大师。在米兰、巴黎、纽约、台北、上海,他都被称为“外乡人”,而夏老坚称自己是南京人,要把不同时期的作品无偿捐赠给金陵美术馆。
《都市之鸟》 46×61.2cm 布面丙烯 1992年 金陵美术馆藏
展览开幕当天,已经93岁高龄的艺术家霍刚专程赶到南京,出席了开幕仪式。他回溯了自己与夏阳的求艺往昔,也感慨夏阳内敛谦逊的品格。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说,去年12月中旬,他带三位同事专程到夏老的上海寓所,完成签约与交接作品事宜。夏阳当时缓缓地笑言:“我这是在为自己办理后事,从此再也没有什么牵挂。”
“本来热烈的氛围突然被他摁下暂停键,我的心一下空落落的,竟不知如何回应。”刘春杰回忆说,“而我,如今竟常常地念叨这位可爱的老头儿了,总不时用微信与他聊上几句。今年大年初一上午,突然想去看他,就打电话。两个小时后,我就带着饭菜坐在他家,老爷子跑到厨房洗碗筷,抿了一下酒杯,他又去开各种开关,遍布在花草与墙壁上的串串小灯都睁开红眼睛、绿眼睛不停地眨巴起来。原本被我们摘下作品而空空的屋子,顿时不再孤寂。”
捐赠现场
展览学术主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安源在开幕式上说:“在艺术生态相对保守的南京,夏阳先生的画展可谓是让人眼前一亮,有如一股强劲的夏风吹散了六朝的一江烟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刘伟冬在致辞中评价道:“从巴黎的现代主义浪潮到纽约的照相写实主义,从台湾的乡土运动到上海的当代实验,夏阳始终以“摆渡人”的姿态,在东西方文化间架设桥梁,并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中为中国当代艺术开辟了一条充满可能性的路径。”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7月13日。
展出现场
下一篇:国泰君安证券手机版官网下载服务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