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分析 > 正文

护肤护出馒化脸?西安女子疑使用品牌修复敷料后致软组织增厚

大象新闻记者报道

大象新闻 · 大象帮收到来自陕西西安秦女士(化名)的求助,她在 2023 年使用了 " 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G 型)" 后,脸部皮肤出现发硬、肿胀的情况,就医后仍无法缓解。

为寻求真相,秦女士曾自费将该产品送检,得到了一个令她错愕的结果——该款产品中检测出了其在产品说明书中并没有标注的成分:"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下文简称 EGF),且含量超过 567pg/ml。同样,在 " 禁忌症 " 一项说明中也仅标注 " 对蛋白过敏者禁用 ",并不显示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可能产生的其他副作用。

秦女士随后调查发现,这款产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中也并未显示有表皮生长因子成分。

不可逆的皮肤伤害

秦女士于 2023 年 8 月在当地药店购入并使用了 " 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G 型)"," 之前我一直用一款叫‘可预’的乳液,当时想着‘可复美’也是同公司的品牌,口碑挺好就买来试试。"

使用半个月左右,秦女士逐渐觉得不对劲," 起初是脸肿,一个月之后全脸都肿得特别严重,苹果肌两块里面发硬。"

秦女士一开始并没有怀疑是护肤品的问题。她先后前往多家医院就诊,医生以 " 胶原蛋白过敏 " 给她开了药,但是吃了三天过敏药后,面部肿胀没有丝毫缓解。

秦女士怀疑药店给她卖的是假货,于是分别向临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当地派出所举报该药店。工作人员调查后告知秦女士,该药店售卖的可复美产品均为正规渠道进货。秦女士又怀疑是不是自己肝肾出了问题,她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测,结果也均为正常。

据秦女士最近一次在西安秦皇医院做的脸部彩超显示,她的面部皮下软组织增厚约 1cm。医生诊断为 " 皮下组织诊断性影像异常 ",并建议秦女士 " 停用可疑修护产品和护肤品,暂无特别治疗方法 "。

为了看脸,秦女士先后跑了五家医院,中药西药都尝试了,始终没有效果。2023 年 12 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在面诊时询问她是不是做了填充。在这次就诊后,从未做过任何医美填充的秦女士将目光转向了近期购买使用的这款 " 可复美 " 产品成分上。

送检后查出未备案成分

2024 年 2 月,秦女士在药店购买自己使用的同款可复美产品后,亲自送至第三方检测公司对产品成分及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进行检测。报告显示,在四次测试中均查出该产品含 EGF,结果在 567.3pg/ml-585.7pg/ml 之间。另外产品内还测出不在备案信息中的 " 吐温 -80" 活性剂。

这让一直查不清皮肤肿胀僵硬原因的秦女士有了方向。2023 年底,她向当地 12345 和 12315 进行举报;2024 年 3 月 13 日,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秦女士的举报材料后展开调查;同年 4 月,她又向陕西省公安厅环境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提交举报材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 2019 年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中表示,EGF 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并表明 EGF 在正常皮肤屏障条件下较难被吸收,一旦皮肤屏障功能不全,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

秦女士曾经向陕西省药监局反馈她购买 " 械字号 " 产品中查出未备案成分 " 表皮生长因子 ",当地工作人员回复称 " 医疗器械中未经审批不得添加药品 "。

除秦女士以外,还有其他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在使用 " 可复美 " 产品后面部出现肿胀问题。大学生彤彤(化名)告诉记者,她在 2024 年 2 月购买 " 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赋活修护精粹乳 ",使用几次后," 感觉脸摸起来大了一点,膨了一点,里面的肉变多了。" 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判断是过敏,并开了过敏药,但用药后面部症状并没有缓解。

" 之后我怀疑是产品过敏,用‘可复美胶原乳’去做了过敏试验,结果显示我对这个产品不过敏。" 彤彤说,她向可复美客服反映这一情况,客服称产品无任何质量问题。随后彤彤以 " 该产品疑似添加 EGF" 向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进行举报。但该局以 " 权限不足,找省局投诉 " 为由,没有立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