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分析 > 正文

创历史新高!股票型ETF单日净流入超1117亿,宽基最受青睐

澎湃新闻记者 李晶昀 AI创意

时隔半年,股票型ETF单日净流入额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4月9日收盘,全市场1156只ETF基金单日成交额达3722.31亿元。此前4月8日,ETF基金单日成交额高达4115.86亿元,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2024年10月9日,彼时ETF基金的单日成交额均超5400亿元。

另从资金净流入情况来看,澎湃新闻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4月8日,全市场1129只可统计的股票型ETF(场内,非货币型,下同)资金净流入额合计为1117.80亿元,创历史新高,刷新2024年10月8日创造的1093.94亿元的净流入最高金额。

其中,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产品最受青睐。具体来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嘉实沪深300ETF的资金净流入额均超百亿元,分别为164.48亿元、146.86亿元、139.73亿元、127.56亿元、111.38亿元、101.72亿元。

华夏中证1000ETF、华夏上证50ETF、广发中证1000ETF的单日净流入额也均超50亿元。

周三A股上演大逆转之后,后市行情会如何演绎,投资者该把握哪些结构性机会?

博时基金表示,周二A股展现出了韧性,央行、汇金、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社保等多部门,以及多家央企协同发声,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信心。后续关注关税协商谈判的情况,同时,稳增长政策或于二季度提前落地以对冲外需的压力,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将是重要的时间窗口,或可关注消费、地产、基建等内需相关,以及重点领域国产化等战略安全方向。

中国人保资管同样指出,4月市场依然期待政治局会议的增量政策,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关税带来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但中国在此事件中或许能够获益的结构性机会也可把握。一是可能出现的新的区域贸易秩序,对非美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会有错杀机会;二是可能会增厚产业链独供环节公司的利润;三是有利于半导体、医疗设备等高端设备的自主可控产业升级;四是加速推进经济结构向内需转型。建议对短期行情和事件博弈持谨慎态度,长期看好中国股市的向上发展。

国泰海通证券称,在大幅波动后,中国股市正在进入“击球区”,建议重新逐步增加对中国市场的配置。首先,经过三年调整,中国部分资产已完成负面预期和交易结构的同步出清;其次,“9·24”以来,决策层对于扭转形势与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明朗,政府表态留有充足的工具箱;此外,2025年全国两会要求“稳住楼市股市”,明确战略性力量建设;最后,2025年与过去三年较大不同在于,当国债利率破2%后,无风险利率下降,居民部门对权益产品兴趣提高,这构成了2025年中国股市的确定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