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分析 > 正文

市委书记:洛阳如果不能重塑产业格局,就会在产业变革浪潮中被淘汰出局

4月7日,河南洛阳市委政研室微信公众号刊发了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在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节选。

市委书记:洛阳如果不能重塑产业格局,就会在产业变革浪潮中被淘汰出局

“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认不清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江凌称,我们要看到,区域发展极化分化态势越来越明显,优质资源正加速向中心城市和优势城市群集聚。洛阳如果不能加快形成有利于聚合优质资源的“小气候”,就会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被边缘化。

他认为,产业发展分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新赛道产业发展强劲,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洛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重塑产业格局,就会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被淘汰出局。另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一轮区域竞争本质上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洛阳如果不能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就会陷入发展动能衰减的困境。必须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深入研究关系洛阳兴衰的趋势性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江凌还提到,在推动发展上,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发现和把握。我们要看到,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加快建设,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加速流动,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风口产业”正在跨区域布局。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展资源跨区域整合和产业跨区域协作,加快融入先行地区优势产业链群,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发展“跟跑”的被动局面,否则,就难以重塑产业格局,与先行地区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加速发展、相互融合,并向各行各业全面渗透,将带来许多领域颠覆性重塑性变革。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向数智化方向转型,就能有效提升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就会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

据洛阳市统计局资料,2024年,洛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1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全年全市规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63.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9.9%。洛阳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洛阳智造”全面加速升级。

江凌此次在讲话中还提到,我们要看到,年轻人选择城市的取向正在发生变化,从优先选择一线城市,逐步转向选择就业机会多、生活品质高的二三线城市。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大量增加青年就业的优质岗位,就能集聚更多年轻人,为洛阳长远发展厚植优势,否则,就会陷入人口流失、发展衰退的困境。很多机遇都是稍纵即逝的,抓住了就能迎来新发展,抓不住就会陷入被动。必须以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深化对重大机遇的研究,千方百计把机遇抓紧抓实,在用足用好机遇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他还指出,洛阳在科技、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还有很多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的潜在优势。

例如,年初爆火的国产动画片《哪吒2》,就有洛阳一诺、晶体等企业深度参与后期制作;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就有洛阳鸿元轴承等企业参与关键零部件生产供应。江凌表示,对这些潜在优势,我们以前关注不够、发掘利用不足。只要能把这些“富矿”发掘利用好,完全可以形成更多比较优势,这是我们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未来区域竞争的底气所在。

针对下一步工作,江凌表示,洛阳要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赢得主动,最关键的是要加快重塑产业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对内不断做大做强新赛道产业集群,对外深度融入先行地区优势产业链群,让洛阳的产业始终紧跟时代、融入风口,不断提升洛阳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及聚合青年群体时,江凌还说,青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活力的群体,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青年聚则洛阳兴。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提高洛阳对青年的吸引力,让更多青年与洛阳一起成长、共赢未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