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分析 > 正文

港股单日飙涨3.2%创年内最大涨幅 政策东风与外资抢筹催生红盘效应 港股白天已强势上涨

7月12日,港股市场上演惊天逆转行情,恒生指数早盘高开0.8%后持续走强,午盘在政策利好刺激下放量攀升,最终收报19678.45点,单日涨幅达3.21%,创下2023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记录,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85%和4.37%,全天成交额突破1893亿港元,较前30个交易日均值放大近四成,这场突如其来的"红色风暴",既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也折射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深层价值重估。

港股单日飙涨3.2%创年内最大涨幅 政策东风与外资抢筹催生红盘效应 港股白天已强势上涨

政策组合拳点燃做多热情 当日午间,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深化沪深港通机制改革九项举措"成为引爆市场的导火索,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将南向通每日额度由420亿元提升至800亿元,同时允许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这一政策突破不仅直接拓宽了资金南下通道,更释放出中央政府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明确信号。

"政策礼包"的第二层利好来自企业赴港上市制度改革,港交所同步宣布将允许特专科技公司(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以更灵活条件上市,这与内地"硬科技"发展战略形成共振效应,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指出:"政策组合拳精准解决了市场两大痛点——流动性与优质标的供给,预计每年可为港股带来超2000亿元增量资金。"

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生变 从资金流向看,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达98.7亿港元,创下近三个月新高,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港股通北上的国际资金单日净流入达56.3亿港元,结束此前连续17个交易日的净流出态势,这种双向资金共振的现象,印证了摩根士丹利亚洲策略师Jonathan Garner的判断:"全球资本正在重构新兴市场配置,港股兼具估值洼地和政策红利的双重优势。"

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的预期,加速了这种资本流动转向,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显示,9月暂停加息概率已升至89%,这种宏观环境的转变,使得过去两年持续承压的港股科技板块迎来估值修复窗口,当日腾讯控股、美团、快手分别上涨5.2%、7.8%和9.1%,三只个股合计贡献恒指涨幅的42%。

行业轮动中的结构性机会 在普涨格局下,市场呈现出鲜明的结构分化特征,除了科技龙头强势回归,三大主线尤为值得关注:

  1. 中特估价值重估:中国平安H股大涨6.3%,股价重回60港元上方,反映市场对险资权益投资比例放宽的期待,建设银行、中国移动等央国企标的平均涨幅达4.5%,股息率优势叠加治理改善预期形成戴维斯双击。

  2. 消费复苏预期升温:澳门博彩板块集体爆发,金沙中国、银河娱乐涨幅超9%,反映市场对暑期旅游消费的乐观预期,餐饮板块中,海底捞、九毛九分别上涨8.2%和7.6%,消费信心的修复正在向资本市场传导。

  3. 生物科技价值发现:药明生物大涨11.3%,带领生物科技板块整体走强,随着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增强,创新药企融资环境改善,板块PEG估值已降至0.7的历史低位。

国际投行的策略转向 市场异动背后,国际机构的策略调整值得玩味,高盛最新报告将港股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预计恒指未来12个月目标位上调至22500点,该行亚洲股票策略师Sunil Koul指出:"当前港股估值较过去十年均值折价35%,在政策催化下有望迎来均值回归。"

这种转向在衍生品市场得到印证:恒指期货未平仓合约单日增加2.8万手,看涨期权成交量激增三倍,港交所数据显示,当日沽空比率骤降至12.7%,为2022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空头回补压力正在积聚。

历史比较中的启示 纵观港股历史走势,类似的政策驱动型行情并不罕见,2017年"沪港通"扩容后,恒指半年内上涨36%;2020年恒生指数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引发科技股价值重估浪潮,当前的市场环境与2016年初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面临美联储政策转向窗口,同样经历长期调整后的估值低位,同样迎来制度性改革红利。

本次行情的特殊性在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战略价值提升,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升指出:"作为唯一同时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金融枢纽,港股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布局亚洲的战略支点。"这种定位的独特性,在当日汇丰控股、渣打银行等国际金融股同步大涨3%以上的走势中得到印证。

行情持续性的多维观察 对于后市走向,市场需关注三大关键变量:

  1. 政策落实进度:沪深港通扩容的具体时间表、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细则何时落地,将直接影响增量资金入场节奏。
  2. 美联储政策路径:7月FOMC会议对通胀形势的定调,将决定全球风险资产的估值中枢。
  3. 企业盈利修复:即将到来的港股中期财报季,特别是互联网巨头的业绩指引,将成为检验估值修复成色的试金石。

技术面上,恒指突破19500点关键阻力位后,下一目标位指向20500点区域,但投资者需警惕短期超买风险,当前14日RSI指标已达68,接近超买阈值,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提醒:"政策驱动的估值修复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普涨之后更需要关注基本面兑现能力。"

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维度,港股的这轮躁动或许只是价值重估的开始,随着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持续推进,中概股回流趋势深化,香港资本市场正迎来"二次上市"向"主要上市"的战略转型,当政策东风遇上估值洼地,这片承载着中国与世界资本对话的特殊市场,正在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7月12日收盘,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有话要说...